一、互联网初衷究竟是什么?
互联网的初衷究竟是什么?
对于这个问题,被誉为“互联网之父”的蒂姆·伯纳斯·李(Tim Berners-Lee)应该最有发言权。
伯纳斯·李认为,互联网最具价值的地方,在于赋予人们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。他希望万维网能够帮助人类整理他们现有的知识,提供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。因为这个原因,他拒绝一切把万维网精英化的做法,拒绝为它竖立屏障,更加拒绝从万维网本身获得金钱收益。(推荐阅读:http://www.qdaily.com/articles/15812.html)
伯纳斯·李,这位伟大的计算机科学家,他所希望的“平等”,其实就是去中心化的。
如今,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,我们从互联网获取了大量的信息。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我们希望互联网能够满足我们的信息需求,自由而平等地去探索世界。
从技术层面来讲,Open Web的设计就是去中心化的,站点与站点之间、信息实体和信息实体之间彼此关联,信息在各个站点之间的传递、用户在各信息主体内顺畅的流转。
二、互联网的发展背离了其初衷吗?
互联网的发展背离了其初衷吗?让我们先按照时间线来简单理一下。
PC时代,桌面程序曾成为短暂的王者,那时,每个.exe都是一个信息孤岛。然而,这些曾经辉煌过的程序在后来,都被浏览器里的一个个url超越了。
如今的移动时代,App的生态异常强大。但是,每个App也是一个信息孤岛,App的推广成本巨大,其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,诞生了一些超级App。在各个超级App呼风唤雨的同时,尾部的App活下来的机会越来越少。一个超级App也会有一个生态系统存在,但是在整体的漏斗模型下,用户会被切的越来越少,每个信息/服务主体的自主话语权会越来越小。
在各个超级App割据一方的环境下,平等,变得越来越远。
越来越多的巨头,希望把优质的信息圈起来,建立自己圈子里的游戏规则:你要进这个圈子,我觉得OK,请付钱;你想把信息放进来,我觉得OK,请按照我们的标准改;你想自由地传播些内容,我觉得不行,必须封掉你!你没有资格跟我吵吵,争取更多的权益,因为在这个圈子里,我是爸爸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信息的产出者也非常痛苦,他们像商品一样,被买来买去;他们希望触达更多的人,却被各个圈子栓上了枷锁。与此同时,他们还要眼睁睁地看着“爸爸”的信息肆无忌惮地传播。
互联网的发展背离了其初衷吗?—— 现在再思考这个问题,相信很多人都会心中一痛。
三、Open Web为什么会遇阻?
既然很多人都不喜欢群雄割据的环境,那么为什么Open Web的应用又被一些人痛心抛弃了呢?主要有体验和安全两方面的原因。
1.体验
体验方面的问题,我们分交互体验和“功能”体验两部分来分析。
首先是交互体验: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Web App的交互没有Native App的“好”,这个“好”的定义应该是主观感受,大部分时候指的是展现速度、交互流畅度。
那么这个问题能解决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现在,体验问题是已解决的,国内外的一些站点都可以作为优秀的解决案例,例如:苹果、Nike、Flipkart、京东等。
其次是“功能”体验:某些固化在App内的能力和功能的缺失,也是被诟病的,比如:定位、陀螺仪、本地存储、用户信息等。
这个问题能解决吗?能,只要浏览器的能力下放,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。
2.安全
这里我们不讨论技术安全,因为技术安全是有各种方案解决的。我们更多地讨论“信息主体”所带来的安全的问题。
一个Native App或者App巨头下的信息主体,都是相对明确的,这在Open Web上的体现会相对弱一些。由此,Open Web上出现了很多李鬼站、采集站,甚至一些违法站,“劣币驱逐良币”使得Open Web的生态越变越差。
然而,这个问题的解法也是相对明确的,Open Web生态流量入口节点应该起到过滤的作用,降低/避免健康流量/用户流到劣币站点里。
四、Open Web 为什么不可替代?
但是,为什么说已经经历了这些问题的Open Web,为什么又是不可替代的呢?
自由!自由!自由!平等!平等!平等!
你在一个封闭的生态里成长,就好比你在别人院子里养花。在别人院子里,养养花花草草是可以的,然而种树就是不行的——因为你不是真正的主人,规则不是你来定的。
没有人真的愿意把自己圈养在别人的院子里种花。他们或出于无奈,寄人篱下;或无计可施,在不同里都种花。
同时,Open Web的创新效率也是非常高的。对于Open Web来说,Web开发者、浏览器、Web站点、标准委员会等都是生态的重度参与者,生态技术在不同角色之间的传播和应用会形成巨大的创新池,直接提升生态参与者的生产效率、业务创新效率,各角色的收益也将是巨大的。
五、放眼未来
放眼未来,AI和物联网将会使得互联网登上新的巅峰。各种有屏幕或者没屏幕的IOT设备会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IOT设备本身就会成为信息的载体容器,在这样的背景下,某一家公司的某种技术实现不会一统天下(即使在现在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,也会有两个主流系统、多家厂商)。在未来的IOT设备上,人工智能可以更加有效的处理信息数据,IOT的输出也需要很直接,这个输出可以是视觉可见的也可以是一段语音,这正是广义的Open Web的应用场景(开发者开发的应用只要遵循某一标准就是在所有设备上可用的,而不是还需要按照一个个App或者某种特定类型的容器)。
通向目标的路上,有再多的坑也不能证明其方向性的错误。正是填上了这些坑,才会将未来打造地更加扎实。现在的Open Web有很多问题,但这些问题通过我们的努力是可以解决的。
无可替代的Open Web正等待我们去把它完善地更好,那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吧!
万物互联,开放是基础,Open Web必然大有可为。